深秋时节,地处董志塬腹地的西峰区后官寨镇“说和”工作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土地流转费用兑付的纠纷调解,3名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听着信访人的诉求。这是西峰区今年创新推进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后官寨镇“说和”工作室信访矛盾调处现场一角。
为了进一步解决好信访群众上访的问题,今年以来,西峰区信访工作从延伸服务、提升服务做起,在乡镇、街道推行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率先在后官寨镇实行“两室一线”工作模式,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成立了“说和”工作室,开通了信访便民服务热线。在本乡镇聘请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组成信访调处队伍,为辖区群众无偿提供司法援助、政策咨询、纠纷调处和矛盾化解等方面帮助。5月份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妥善处置辖区来信来访23件72人次,有力推动了信访矛盾及时就地解决。
西峰区农经局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庭审现场一角。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是最易发生、是最关切群众利益的问题。8月份,西峰区农经局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大厅,针对土地承包中的上访问题及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的仲裁。从原来的“调解意见+农业承包合同委员会处理意见”模式,转变为现在的“调解意见+农业承包合同委员会处理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裁决书”模式。截至目前,工作室受理来访7件27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信访问题化解成效。
与此同时,西峰区董志镇与西峰区人民法院联合成立了“法官联络点”,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参与,坚持法理情并用,妥善化解群众的信访问题,化解信访案件32件75人次。兰州路街道在重大项目工作中实行分管领导现场办公接访的工作制度,接待群众来访10批64人次。人社局创新推进信访事项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坚持跟踪办理、事终回访,妥善化解信访事项13批23人次,有效保障了信访人的合法利益。截至目前,西峰区共接待受理各类来信来访625件833人次。通过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夯实了基层基础,有力推动了信访矛盾及时就地解决,有效化解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